您好,欢迎光临十堰建筑节能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发布信息] [广告业务] [在线联系]  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为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行业动态 > 行业动态

城市化建设 走好生态之路

  有专家提出了“田园入城”的概念,同时引证英国伦敦目前正在推行把城市里的公园全部变成菜园。将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与生态建设有机统一,统筹城乡绿地,使所有的城市节点都在田园。而温哥华就是这样的典范——从最初要建成国际化大都市,到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再到中西部地区创业环境最优、人居环境最佳、综合竞争力最强的现代特大中心城市。

  北京召开全国人大环资委城乡规划与生态文明建设座谈会,会议聚焦城乡规划法治建设、依法保护环境与合理利用资源等问题。据新华网报道,该会议旗帜鲜明地指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正确处理城乡规划与生态环境保护关系,积极发挥规划引领作用,有效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稳步发展。

  一面是雾霾、水污染、垃圾围城等“城市病”集中暴发,一面是新型城镇化作为中国经济“升级版”最大潜力蓄势正发。如何在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下实现经济的加速增长,实现人民生活水平的明显提高,是摆在新一轮城镇化面前的重大“考题”。

  积极发挥规划编制龙头作用

  上海麦塔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首席规划师陈荣在微博上指出:经济强则生态破坏严重,生态好则经济弱,这一反差在小城镇更为突出。专家们认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正确处理城乡规划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要充分认识到加强城乡规划与生态文明建设是和谐统一的辩证关系。在进行城乡规划的过程中,必须将生态环境保护上升到战略的高度。保护生态环境是城乡规划的基础和前提。在制定城乡规划时,要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效益,避免因规划布局失误而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推动城乡健康发展,这些都客观要求城乡规划将更加关注生态环境保护。

  对于如何正确理解城乡规划与生态文明的关系,上述提到的委员会表示,首先,城市生态环境综合承载力是城乡规划科学确定城市发展目标和发展规模的重要支撑性依据;其次,科学的城乡规划能够保证城乡生态环境的平衡和稳定。通过城乡规划的技术手段,可有效调节城乡环境系统中各种要素的布局、比例与数量的消长、种类的增减等,使其达到一种动态的和谐状态,实现城乡生态环境的平衡。再次,合理的城乡规划能够有效保证城乡生态环境系统与自然生态母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实现整合性、有序性与协同性,从而保证城乡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最后,科学的城乡规划以城乡自然生态系统发展要求为依据,结合规划区域内已纳入保护范围的生态环境资源制定综合整治和保护专项利用规划,从而实现对生态环境资源有效保护、高效利用的要求。

  近年来,由于在某些层面生态环境保护没有与城乡规划和城乡建设同步落实,造成资源浪费严重、环境污染加剧,城乡生态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破坏。因此,各地十分注重在城乡规划编制和管理中融入生态环境保护理念。记者获悉,福建省就坚持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各项规划制定中,注重从源头上保护生态环境、控制和治理污染、合理有效利用资源。2011年,福建省在编制《海峡西岸城市群发展规划(2008—2020)》时,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突出的位置。规划提出构建协调发展的生态效益型经济体系、永续利用的资源保障体系、自然和谐的城镇人居环境体系、良性循环的生态环境体系和稳定可靠的生态安全体系,把海峡西岸城市群建设成为经济高效、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国家示范城市群。同时根据福建省沿海山区的生态格局,规划五大生态功能区。2012年制定的《福建省城镇体系规划(2010—2030)》,进一步强调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利用,提出构建“两带一线生态屏障,六江两溪生态廊道”的生态安全格局。

  而湖北省在指导地方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时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专题。在指导全省各地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时,强调必须有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专题研究内容,要在规划成果文本中安排专门的章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已经总结出的经验告诉广东,科学的城乡规划,是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