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将提交41万亿减排承诺
导读:据路透社报道,联合国气候谈判中国代表团的首席谈判代表周二表示,中国将花费6.6万亿美元(41万亿人民币)来达到温室气体减排标准。
隶属中国国家发改委的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谢振华表示,中国本月末将提交总耗资高达41万亿元人民币的温室气体减排承诺,为实现该目标,中国会调整倚重煤炭的能源结构,开发新能源资源。
正在华盛顿参加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谈的解振华并未透露更多关于减排计划的细节,但他形容将出台的这份规划“相当宏大”。谢振华正在华盛顿出席为期三天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论坛。
谢振华在美国国务院新闻通气会上对记者说,“为达到目标,我们需要开展国际合作与研发,来降低相关技术的成本,以实现科技创新。”美国和中国周一宣布,两国将在一项新的碳收集、利用和储存项目上展开合作,并促使该技术实现商业化运行。
解振华表示,中美在气候变化方面已经进行7年多的政策对话,两国在气候变化的科学性问题上有很多共识,并于去年发表应对气候变化的联合声明,宣布了2020年后的各自减排目标。今年的目标是争取年底的巴黎气候大会取得成功,达成一个各方都能接受的多边协议。
有分析人士预测,中国的减排承诺将包括去年11月发布的《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的相关目标。即中国在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到达峰值且努力早日达峰,并计划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例提高到20%左右。
有关中国将在月底提出的计划细节尚不清楚,但预计11月提出的这一目标将被囊括其中。
本月早些时候,李克强总理重申,中国政府将致力于在2030年左右让碳排放达到峰值。2014年,中国的煤炭消费量实现首次下降。外界推测,中国碳排放达到峰值的时间可能会提前到来。
美国气候变化特使斯特恩(Stern)表示,中美已经公布的计划是“一个相当大的贡献”。他希望,所有国家都能在12月于巴黎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达成最终协议,包含“一系列能够定期更新的贡献”,以确保实现更加雄心勃勃的目标。
斯特恩表示,中国不打算使用公共财政来达到减排目标,希望通过采用新技术来吸引投资。
周二,在由美国前财长保尔森(HankPaulson)主持的一场专家小组会上,国务院副总理汪洋表示,中国去年的电动车销售量达到75万辆,是上一年的三倍多。“应对气候变化,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汪洋说。
在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召开之前,各国都要提交计划,作为最终协议的基础组成。到目前为止,共有包括美国和墨西哥在内的11个国家,以及欧盟提交了计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