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雾霾治理难度超欧美 建筑节能至关重要
近日,中科院“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专项首席科学家贺泓等学者的研究证实,我国雾霾产生的深层次原因,与我国长期以来粗放的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有关。不同于上世纪伦敦(煤烟型为主)、洛杉矶(机动车为首要原因)相对单一的污染,我国雾霾是在工业化发展与机动车剧增同步的情况下,污染叠加并相互作用所致,其治理难度超过西方国家。
专家分析,我国目前进入重化工快速发展时期,化石燃料消耗大量激增,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土地城镇化快速拓展等,使得我国的雾霾成因比发达国家更为复杂。研究表明,燃煤对霾污染的直接贡献占1/4 以上,2000-2012年,我国煤炭消耗从15.2亿吨增至39.1亿吨,涨幅高达128%。此外,我国的能源消耗高、能效极低。2012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量36.2亿吨标煤,消耗全世界20%的能源,单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倍。业内专家认为,如果我国的能源结构不彻底改变,能源过度消耗的问题不彻底改善,雾霾将无法根治。房地产业作为而今始终盘踞在风口浪尖上的行业,情况也不甚乐观。数据显示,我国已建房屋中97%以上属于高耗能建筑,潜伏巨大能源危机。以建筑供热为例,我国集中供热一次能源消耗的煤高出同纬度甚至更高纬度欧洲国家1倍。专家指出,每一座新建筑都意味着能耗加大、污染物排放量增加,并会引发空气污染。建筑的节能也由此成为雾霾治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其实,低碳建筑早已成为国际建筑的主流。欧洲的“被动式建筑”可以在几乎不利用人工能源的基础上,仅仅依靠建筑本身的构造,就使室内能源供应达到人类正常生活需要。截至目前,欧洲已建成了包括住宅、学校、医院、政府办公楼、公共建筑在内的各类被动式建筑超过60000幢,其卓越的宜居、生态、节能、环保、省钱性能获得了欧洲各国的高度赞誉与一致认同。
事实上,在国内的建筑节能方面,部分专注打造绿色地产的房企早有涉足。据了解,朗诗绿色地产的住宅就通过外围护体系、地源热泵、顶棚辐射系统、新风系统等技术,使建筑节能率保证在65%-80%,且100%采用可再生能源。据朗诗相关负责人介绍,以朗诗现有运行项目计算,每年约可节约能源5000万KW•h,CO2减排量约5万吨/年。2011年,朗诗推出的“1.5升房”,使房屋在满足室内温度夏季不超过26℃、冬季不低于18℃的情况下,每年每平方米建筑能耗不超过1.5升燃油。相比之下,非节能建筑会耗费十几升燃油。
据悉,为推进建筑节能领域的不断深化,朗诗还将于近期发起成立中国被动式建筑联盟,并举行中国被动式建筑发展高峰论坛,活动将邀请住建部、德国被动房创始人等国内外相关专家共同探讨被动式建筑在中国的发展。届时,我国首个获德国被动房研究所权威认证的大型被动房项目,也将在朗诗长兴绿建研发基地正式揭幕。相信本次活动,将为受困于能源紧缺危机和雾霾危机双重压力的中国,提供来自房地产界的解决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