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泽尚品住宅小区(二星级)

一、工程基本情况
1、建筑类型 住宅 □公建
2、项目进度安排 项目立项时间: 2010年 12 月 30 日
完成施工图审查: 2012 年 1 月 23 日
(计划)开工时间:2012 年 6 月 1 日
(计划)竣工时间:2013 年 5 月 31 日
二、工程概况(工程性质、工程投资、用地面积、建筑面积、结构形式、开发与建设周期、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等情况)
龙泽尚品住宅小区位于河北省唐山市,文化路以东、建华东道以南、龙泽南路以西、体育馆道以北区域总用地面积约为2.52公顷,包括地上7栋住宅及A、B、C、D、E五栋商业配套建筑,地下为地下车库。地上建筑面积80669.6 m2,地下建筑面积32371.9 m2;总户数562户,规划人口1798人;绿地率30%,绿地面积7572.1 m2;道路面积约2899 m2。
本工程地上结构采用剪力墙结构体系,地下室为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设防烈为8度。
本项目与2010年立项,2012年6月开始施工,预计2013年12月施工结束,2013年底投入使用。
本项目小区功能布置合理,满足居住、生活、娱乐、交通之使用要求。
小区设计阶段制定了水系统规划总体方案,设置了先进的中水处理系统,绿化灌溉、道路浇洒、车库地面冲洗采用非传统水源,减少传统水源利用。
合理设置了绿化方案,以乔木为主体,乔、灌、草合理结合,以提高绿地的空间利用率、增加绿量,使有限的绿地发挥出最大的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如:停车位运用植草砖,减少铺装面积增加空间利用率、增加绿量。
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主要用途为水泵房、设备间、停车场等,地下空间建筑面积与建筑占地面积之比高达160.52%。
合理设置室外透水地面,降低热岛效应,调节微气候;增加场地雨水与地下水涵养,改善生态环境及强化天然降水的地下渗透能力,补充地下水量,减少因地下水位下降造成的地面下陷;减轻排水系统负荷,以及减少雨水的尖峰径流量,改善排水状况。
三、评价内容简介
1.节地与室外环境
(选址、用地指标、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室外环境(声、光、热)、出入口与公共交通、景观绿化、透水地面、旧建筑利用、地下空间利用等)
龙泽尚品住宅小区位于河北省唐山市,文化路以东、建华东道以南、龙泽南路以西、体育馆道以北区域总用地面积约为2.52公顷,总建筑面积113041.8m2,地下建筑面积32371.9 m2;总户数562户,规划人口1798人;绿地率30%。
本项目配套的公共服务设施种类众多,涉及教育、医疗卫生、商业服务、市政公用、市政管理等多个方面,能够充分满足居民基本的物质与精神生活。大部分公共服务设施与周边共享,能够节约用地、方便使用,诸如项目底商、唐山开滦一中初中部、唐山金荣医院、华润万家唐山路北店、唐山市电力局等,部分公共服务设施专门为本项目居民设置,诸如停车场与存车处等,方便居民生活。
本项目采用采用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计算流体动力学)的方法对建筑物周围风环境状况进行模拟评价。通过模拟计算,可以发现无论冬季还是夏季情况,室外行走区距地1.5m处,最大风速均低于5m/s,不会在小区内形成“峡谷效应”等不利于人们居住和生活的风环境。
根据本项目的日照模拟分析报告,1#~7#楼所有户型至少有一个居室的大寒日累计日照时间达到2小时,大部分住宅有两个居室大寒日累计日照时间达到2小时。住宅可以获得良好的自然采光效果,充足的采光可以使住户愉悦身心,增进人体和视力的健康,形成居住空间在心理上的舒适感。
本项目东临龙泽南路,西临文化路,南临体育馆道,北临建华东道,所临道路均为城市主要道路,公交站点密集,交通便利。公共交通是解决城市大气环境污染、能源与资源消耗过多的重要方案之一。因此,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也是本项目所重点考虑的问题,选择公共交通发达的区域作为绿色生态建筑区域,符合绿色生态建筑为了倡导以步行、公交为主的出行模式,要保证场地交通组织合理,距离出入口500m内的公交站点有3个。
景观植物选用适宜唐山本地气候与土壤的植物,以提高耐候性,同时维护也更加方便。住区绿地率达到3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1.19m2。同时采用一些透水地面,透水地面包括绿地地面、停车场的镂空铺地等。透水地面能够使雨水进入路面结构,渗透到路基或土壤中,增加雨水的自然渗透,补给地下水资源。
本项目设计了地下车库,建筑面积17749.4m2,包括512个机动车停车位和1045个非机动车停车位,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实现土地的多重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了节地的要求。
2.节能与能源利用
(建筑节能设计、高效能设备和系统、节能高效照明、能量回收系统、可再生能源利用等)
项目在开发过程中,立足长远,着眼未来,节能设计不仅达到《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26-2010)及《河北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13(J)63-2011)中的规定,并且使建筑的采暖能耗不高于国家和地方建筑节能标准规定值的80%。
本项目作为住宅项目,节能高效照明主要应用在楼道、门厅等公共场所。照明系统采用树干式与放射式相结合的供电方式,以高效节能型灯具为主,灯具照度和功率密度值在满足人们日常需要的同时,均小于国家标准规定值。
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水系统规划设计、节水措施、非传统水源利用、绿化节水灌溉、雨水回渗与集蓄利用等情况)
本项目设计在节水与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方面,具有如下几方面的绿色建筑特征:
1)进行全面的水系统规划
项目在方案设计阶段,从给排水设计的基础数据——用水量定额入手,进行了全面合理的水系统规划,确定了节水策略,包括:利用非传统水源替代自来水,考虑中水的利用,进行了水量平衡计算,确定了中水系统容量;节水器具的应用,供水压力的合理控制,管道漏损的避免措施,节水型绿化灌溉方式的利用等。节水是必要的,但不能降低居民生活用水的基本需求,更不能降低水质,因此水系统规划还包括对保证水量与水质的措施。
2)分区变频供水
项目1#-7#住宅楼以中高层建筑为主,室内给水系统分三区供水,地下至二层由市政管网供水,二区为三至十一层,三区为十二层以上,二区和三区采用采用变频调速供水水泵,使水泵始终处在高效运行工况下,一方面保证供水量,一方面提高机组效率。
3)节水器具
项目卫生间、厨房等部位用水器具均采用节水器具,座便器选用节水型,一次冲水量不大于6L,用水均通过市政自来水管网供给。
项目中采用了减压限流措施,入户前配置减压阀,阀后压力不大于0.2Mpa,避免压力过大,避免流量过大的现象。
4)管网漏损避免措施
卫生器具的给水水嘴均采用陶瓷芯等密封性能好、能限制出流流率的节水水嘴;计量水表安装率达100%,分级计量;给水系统采用分区供水,采用变频调速水泵,避免供水压力过高或骤变而引起水量泄漏。
5)中水利用
通过前期的水量平衡计算,设计采用室内污废水合流,部分进入中水系统,经过处理回用于绿化灌溉、室外道路浇洒等、车库地面冲洗用。中水处理采用一体化工艺,核心工艺为接触两段生物法,日回用量约为40m³。经过处理的中水水质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和城市杂用水水质要求。
6)节水型绿地灌溉系统
项目室外景观绿地的灌溉系统采用喷灌系统。喷灌可以控制喷水量和均匀性,避免产生地面径流和深层渗漏损失,使水的利用率大为提高,一般比地面灌溉节省水量30~ 50%,省水还意味着节省动力,降低灌水成本。
4.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建筑结构体系节材设计、预拌混凝土使用、高性能混凝土使用、建筑废弃物回收利用、可循环材料和可再生利用材料的使用、土建装修一体化设计施工、再生骨料建材使用等情况)
主体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梁板柱主受力钢筋主要采用HRB400级,梁柱箍筋采用HRB335级。剪力墙混凝土等级为C30。
1)建筑造型简约:女儿墙高度为1.10m(不超过规范规定的2倍),无装饰性构件、无双层外墙。
2)现浇混凝土全部采用预拌混凝土和商品砂浆。预拌混凝土能够减少施工现场噪音和粉尘污染,能够保证混凝土质量,强度保证率可以达到95%以上。
3)建筑结构采用高性能混凝土、高强度钢:钢筋混凝土主体结构HRB400级(或以上)钢筋作为主筋的用量为5036吨,占主筋用量的92.3%。高强度钢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在节材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并且可以解决建筑中肥梁胖柱问题,增加建筑面积。
5.室内环境质量
(日照、采光、通风、围护结构保温隔热设计、室温控制、可调节外遮阳、通风换气装置等情况)
通过对室内自然采光进行模拟,可以发现1#-7#楼所有户型主要空间(起居室、卧室)的采光系数均达到了标准值以上,充分满足住户在室内读书、工作的需求。
通过对室内自然通风进行模拟,可以发现室内主要空间换气次数远高于3次,自然通风效果很好,有利于室内污浊空气的排除,保持室内良好的空气品质。同时,大部分区域平均风速不大于0.5m/s,保证了自然通风良好的舒适性,不会对住户产生不良影响。
对围护结构的热桥部分(柱、梁、楼板)进行隔热处理,外窗采用多腔塑料型材窗框+中空玻璃,同时提高外窗的气密性,可以有效避免室内产生结露的可能性。同时内表面温度满足相关标准的要求,不会对住户产生不良影响,
在噪音隔声方面,分户墙主要采用200mm钢筋混凝土或者220mm厚加气混凝土砌块,楼板主要采用120mm钢筋混凝土,外门采用矿棉材料填充的金属门,外窗采用多腔塑料型材窗框+LOW-W中空玻璃窗,通过隔声效果分析,均满足相关条文的要求,可以为居民提供一个安静的生活环境。
6.运营管理
(节约资料保护环境的物化管理系统、智能化系统应用、建筑设备、系统的高效运营、维护、保养、物业认证、垃圾分类回收等情况)
本项目设计在运营管理方面,具有如下几方面的绿色建筑特征:
1)住宅水、电、燃气均采用分户计量与收费方式。生活给水系统计量水表统一安装在室外给水管井内;供电系统计量表统一安装在室外电表箱内;燃气也每户一表。水、电、燃气采用远传计量。
2)建筑设计中设备、管道的设置便于维护、改造和更换。建筑生活给水管道统一设置在室外给水管井中,给水管井中顺次布置高区给水立管、低区给水立管、高区中水立管、低区中水立管、消防给水立管,各立管之间及立管与墙面净距设有检修空间;排水管井设置在户内,各排水管道之间及管道与墙面之间均设有必要的检修空间(检修空间不小于0.6m)。其他的设备如水泵、送风机、电梯主机、等公用设备均安装在专用机房内,并设置在公共部位,预留足够的检修、更换空间。水表、电表均安装在室外,便于维护保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