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十堰建筑节能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发布信息] [广告业务] [在线联系]  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为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节能案例 > 节能案例

【广州】中山保利春天里(一星级)


 

  一、工程基本情况

  1、建筑类型 √住宅 □公建

  2、项目进度安排 项目立项时间: 2011年 06 月 14 日

  完成施工图审查: 2011年 09 月 30 日

  (计划)开工时间:2011年 10 月 08 日

  (计划)竣工时间:2013年 08 月 31日

  项目建筑面积(平方米):74722.1

  为实现绿色建筑而增加的初投资成本(元):15万

  绿色建筑可节约的运行费用(元/年):7943.43

  二、工程概况(工程性质、工程投资、用地面积、建筑面积、结构形式、开发与建设周期、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等情况)

  1、工程性质

  本项目位于火炬开发区神涌片区,属住宅类建筑。项目共计14栋普通住宅,其中1号楼和2号楼地上建筑层数为31层,建筑高度为95.35m;3号楼和4号楼地上建筑层数为32层,建筑高度为98.3m;5号楼和6号楼地上建筑层数为33层,建筑高度为98.70m;7号楼至14号楼地上建筑层数为11层,建筑高度为35.05m。项目总用地面积:31761.7m2,总建筑面积:102367.3m2。

  2、工程投资

  本项目工程总投资为11764.15万元。

  3、用地面积

  本项目占地面积为3.18万m2,地下建筑面积为20141.6 m2,建筑基地面积为5431.25 m2。

  4、结构形式

  主体结构形式为剪力墙结构,梁、板、墙为现浇混凝土。

  5、开发建设周期

  本项目于2011年6月14日立项,2011年10月8日开始施工,预计2013年8月31日竣工,项目开发周期为2年。

  6、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

  本项目定位为绿色生态住宅建筑,整个项目在策划实施阶段就按照国家绿色建筑标准进行规划设计,目标是达到国家绿色建筑一星级设计标识。

  为达到国家绿色建筑一星级目标,在项目设计过程中解决了如下问题:

  1.通过日照模拟,对设计方案进行调整,保证住户能够获得最大时数的日照;

  2.对室内自然通风环境进行模拟,根据分析结果,对小区内各建筑立面及通风开口形式进行优化,保证良好的室内自然通风,改善室内空气品质;

  3.对室内自然采光进行模拟,根据分析结果,对各户型的开窗方案进行优化,保证良好的室内采光品质;

  4.雨水收集与处理,收集整个小区的雨水,处理后用于整个小区的绿化浇灌和地下车库冲洗,达到水资源再生利用目的。

  三、评价内容简介

  1.节地与室外环境

  (选址、用地指标、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室外环境(声、光、热)、出入口与公共交通、景观绿化、透水地面、旧建筑利用、地下空间利用等)

  (1)选址

  本项目位于火炬开发区神涌片区。

  (2)项目用地指标

  本项目总用地面积为31761.7 m2,总建筑面积102367.3m2,容积率为2.50。项目绿地面积9628.4 ㎡,绿地率为30.31%。

  (3)住区公共服务设施

  本项目公共服务设施按照规划配建,合理采用综合建筑且与周边地区共享。内设社区卫生站、公共厕所、垃圾收集站、配电房、肉菜市场,物业管理等公共服务设施等。

  (4)室外环境(声、光、热)

  1)通过日照模拟对住区建筑布局进行优化,保证室内外的日照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中有关住宅建筑日照标准的要求;

  2)采用通风模拟软件,对小区风环境的模拟计算,保证了住区风环境有利于夏季和过渡季的自然通风,且不影响冬季室外行走舒适。

  3)小区道路大部分采用了透水铺装,住区绿地率为30.31%,有效消除小区热岛。

  (5)景观绿化

  本项目采用的主要乔木29种:凤凰木、丛生杨梅、仁面子、黄花风铃木、鸡冠刺桐、黄槐、芒果、假萍婆、细叶榄仁、尖叶杜英,共计485株。

  主要灌木17种:垂榕、细叶紫薇、多枝垂榕、黄金垂榕、角茎野牡丹球、灰莉、红继木、金叶连翘球、大叶伞,共计541株。

  地被苗木有26种:黄花夹竹桃、大红花、胡秋子、红绒球、美国槐、双荚槐、毛杜鹃、木兰、金叶女贞、马尼拉草、红背桂。

  (6)透水地面

  本项目公共绿地面积较大,通过绿化植物的净化作用,促进雨水入渗,改善排水状况。其中项目室外绿地面积为9628.4m2(自然裸露地面、公共绿地、绿化地面和镂空面积大于等于40%的镂空铺地,如植草砖),室外透水地面面积为9628.4m2;室外透水地面面积比为36.6%。

  2.节能与能源利用

  (建筑节能设计、高效能设备和系统、节能高效照明、能量回收系统、可再生能源利用等)

  (1)建筑节能设计

  项目屋顶采用50mm泡沫玻璃+水泥珍珠岩20mm;外墙采用200加气混凝土,外墙梁柱采用膨胀玻化微珠保温砂浆10mm+200mm钢筋混凝土;外窗玻璃采用中空透明玻璃6+12+6mm。

  (2)良好的日照、通风和采光设计

  项目设计中充分考虑场地自然条件,合理设计建筑体形、朝向、楼距和窗墙比,并通过日照模拟、室外风环境模拟和室内自然通风模拟等方法对项目方案进行优化设计,保证小区日照、通风和采光条件良好。

  (3)节能高效照明

  本工程公共部位的照明采用高效光源、高效灯具和节能措施。选用三基色细管荧光灯、紧凑型节能荧光灯、金属卤化物灯和LED灯等高效光源,气体放电灯选用电子镇流器,单灯功率因数不小于0.9。住宅公共走道包括电梯厅的灯具均采用红外感应延时控制一体化灯具。

  开敞式荧光灯灯具效率为75%,格栅荧光灯效率为60%。

  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水系统规划设计、节水措施、非传统水源利用、绿化节水灌溉、雨水回渗与集蓄利用等情况)

  (1)水系统规划

  本项目在方案规划阶段制定了水系统规划方案,统筹、综合利用各种水资源,用水可分为生活给水系统、生活排水系统、雨水排水系统。

  小区用水量:根据《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 50555-2010第3.1条建筑用水定额的规定,确定本项目的总耗水量。

  给排水系统:本项目水源为市政水源,从小区东侧市政给水管网驳接一条DN200给水管,一条DN150给水管。

  本工程5#楼底下一层设置生活水泵房,生活给水采用变频供水设备供水。

  1~4#塔楼首层至二层,5~6#塔楼首层至三层,7~14#塔楼首层至三层住宅生活用水由DN150住宅水表直接给水。

  小区周边菜市场、商铺、地下车库冲洗、社区服务用房等由DN100市政商业水表直接给水。

  1~4#塔楼地上三层至十二层,5~6#塔楼地上四层至十一层设一套低区变频恒压给水设备加压供水。

  1~4#塔楼地上十三层至二十二层,5~6#塔楼地上十四层至二十三层设一套中区变频恒压给水设备加压供水。

  1~4#塔楼地上二十三层至天面层,5~6#塔楼地上二十四层至天面层设一套高区变频恒压给水设备加压供水。

  室内采用粪便污水与生活废水分流系统,设专用通气立管,即卫生间设一根污水立管、一根废水立管、一根专用通气管,三者隔层由H管连接。室外污水经室外三级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小区污水管网,最终排至市政污水管网。

  节水器具:卫生洁具及五金配件均应采用节水型产品,,坐便器一次冲水量小于6L;公共卫生间的洗手盆采用感应式,小便器采用感应冲洗阀。不同用水单位冷热水均设置水表计量,做到节约用水。

  灌溉采用自动微喷灌的节水灌溉措施。

  (2)节水器具

  本项目所有的卫生洁具均采用节水型产品,坐便器采用6L冲洗水箱(产品满足《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CJ164-2002要求),公共卫生间小便器采用非接触式感应式冲洗阀,洗手盆采用感应式龙头,蹲便器采用脚踏式冲洗方式。

  (3)非传统水源利用

  本项目自建雨水处理站,收集建筑屋面清洁雨水,经处理后回用于小区景观用水、绿化灌溉。

  (4)绿化节水灌溉

  本项目绿化用水采用自动喷灌高效节水喷灌方式。

  (5)雨水积蓄利用

  本项目小区内各建筑屋面雨水经过收集回用于小区绿化灌溉。

  4.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建筑结构体系节材设计、预拌混凝土使用、高性能混凝土使用、建筑废弃物回收利用、可循环材料和可再生利用材料的使用、土建装修一体化设计施工、再生骨料建材使用等情况)

  (1)预拌混凝土使用

  本项目采用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

  (2)高强度钢使用

  项目遵循节材设计理念,采用高强度钢。本项目的HRB400级以上(含)钢筋占受力钢筋总用量的73.46%。

  5.室内环境质量

  (日照、采光、通风、围护结构保温隔热设计、室温控制、可调节外遮阳、通风换气装置等情况)

  (1)建筑日照

  本项目采用天正公司的天正日照分析软件,对小区进行模拟计算,分析建筑的日照状况。模拟结果显示: 户型内部日照条件良好,每套房至少有2个居住空间满足冬至日9时至15时日照不低于1小时的要求。

  (2)采光、通风

  项目的各户型中卧室、起居室(厅)、书房、厨房都设置有外窗。

  采光等级为Ⅳ的卧室、起居室等房间,其窗地面积比均小于规范要求的1/7;

  采光等级为Ⅴ的卫生间、厨房等房间,其窗地面积比均小于规范要求的1/12;

  通风可开口面积与地板面积比均大于8%。居住空间开窗具有良好的视野,无明显视线干扰。

  (3)围护结构隔声、减噪

  本项目位于交通干线两侧,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的4a类标准,即环境噪声等效连续A声级LAeq限值昼间为70dB(A),夜间55 dB(A),道路的交通噪声为场地的主要噪声源。本项目位于道路侧14栋01户型为最不利噪声户型区域,受到道路交通噪声影响较大。

  本项目围护结构的构造做法主要有:

  外墙1:水泥砂浆20mm+加气混凝土砌块200+水泥砂浆20mm,空气计权隔声量为45.22dB;

  外墙2:水泥砂浆10mm+膨胀玻化微珠保温砂浆10mm+钢筋混凝土200mm+水泥砂浆20mm,空气计权隔声量为51.61dB;

  分户墙:水泥砂浆25mm+加气砼砌块200mm+水泥砂浆25mm,空气计权隔声量为45.79dB;

  楼板:钢筋混凝土100mm+隔音垫5mm+细石混凝土40mm+3mm聚乙烯垫+12mm实木复合地板,空气计权隔声量为47.68dB,计权标准化撞击声压级为69.2dB;

  外窗:普通铝合金+中空透明玻璃(6+12+6mm),计权隔声量为37dB。

  通过对最不利户型卧室室内噪声的计算,在最不利户型室外最大噪声昼间为69dB(A),夜间为54dB。项目含窗外墙隔声量为39.87dB(A),室内背景噪声级昼间为39.13 dB(A),夜间为24.13dB(A),可满足在关窗状态下白天不大于45dB(A),夜间不大于35 dB(A)的要求。

  (4)围护结构隔热设计

  项目屋顶采用50mm泡沫玻璃+水泥珍珠岩20mm;外墙采用200加气混凝土,外墙梁柱采用膨胀玻化微珠保温砂浆10mm+200mm钢筋混凝土;外窗玻璃采用中空透明玻璃6+12+6mm。对于热桥部位,如屋面、地面、外墙和外窗的内表面温度均高于室内露点温度,因此不会出现结露现象。

  6.运营管理

  (节约资料保护环境的物化管理系统、智能化系统应用、建筑设备、系统的高效运营、维护、保养、物业认证、垃圾分类回收等情况)

  (1)建筑智能化系统

  本项目设有的建筑智能化系统,具体包括:闭路监控系统、电子巡更系统、周界防范系统、可视对讲系统、门禁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背景音乐系统、中心机房装修系统(不含消防)和弱电子系统等智能控制系统。

  (2)住宅水、电、燃气分户、分类计量与收费。

  小区内住宅的水、电、燃气表具均设置齐全,且实行分户、分类计量与收费。

  (3)设备、管道的设置便于维修、改造和更换。

  具有公共使用功能的设备均设置在公共部位:竖井内配电箱、电表箱明装。消防水泵房、电度表箱,设置在地下室、配电间;给水立管和水表、电表、雨水立管设置在公共管道井内、室外。